其他新聞報導
- 支教感悟青春傳遞正能量
- 澳青年雲南支教獲益豐
- 澳生體驗滇哈尼梯田文化
- 民促會雲南體驗民族風情
- 民促會青年雲南支教收穫豐
支教感悟青春傳遞正能量
2014-07-15澳門日報 B11版 2014年7月15日
支教感悟青春傳遞正能量
“有些孩子,長在大山裡,他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,哪怕只有一點點,也是他們生命中最期待的一抹色彩。”在澳門青年支教志願服務學習團十多日的歷程裡,每個團員都懷有自己的青春感悟。不少團員認為,支教旅程只短短十數日,雖然未必能改變孩子的一生,但他們最希望的是能夠點燃一個孩子心中的夢想,為他們的生活與學習注入新的力量。
關注山區孩子教育
支教有期限,公益無期限,愛心無期限。澳門青年李志偉在分享總結會上表示,在支教中發現,其實山區孩子最大的不足是缺乏人生的規劃,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該如何走。支教團成立的宗旨就是要為孩子帶去正能量,在他們迷茫時給予指導和激勵。十多天太短,要想改變的東西太多。義教已結束,但團員均與山區孩子互換了聯繫方式,回澳將會持續關注山區孩子的成長,通過心連心的溝通與愛心的傳遞,源源不斷地為他們注入奮鬥力量。
就讀師範專業的施銀瑩表示,原本參與支教只想把它作為教學實踐的一種體驗,然而在過程中,收穫更多的是感悟。不僅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,更希望做一些其他的事情,把大山裡的聲音傳遞出來,讓社會更多關注山區的孩子和教育。
澳門青年孫仲文認為,山區義教要克服極其簡陋的生活條件,如常常面臨無水無電的突發情況,但無怨無悔,他認為這是人生的閱歷和成長的機會,為自己的成長道路刻下了難忘的印記,教會自己學會分享與感恩。
勉求上進勇迎挑戰
也有團員認為,從對山區孩子情況的了解,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。例如部分山區孩子不願讀書是因為他們認為山裡吃住不愁,沒有必要接觸外面的世界,因此容易缺乏上進的動力。反觀澳門青年,同樣生活在澳門這個優越的環境裡,不愁吃喝,畢業後就進賭場,不愁工作,往往容易銷蝕青年奮鬥的決心。然而,大浪淘沙,青年們應該勇於迎接歷史的挑戰,就像引導孩子走出山區一樣,引導和勉勵自己開創出更美好的人生道路。